在北京举行的第十届零废弃论坛——双碳目标下垃圾管理的长效机制和公众参与

2023-12-22 18:20:51   编辑:小马
导读在北京连日下雪之际,全国仍有近200人克服各种交通不便,齐聚北京。本次论坛分为零废物论坛转型介绍、主题演讲、三个平行论坛和闭幕式。共...
在北京连日下雪之际,全国仍有近200人克服各种交通不便,齐聚北京。本次论坛分为零废物论坛转型介绍、主题演讲、三个平行论坛和闭幕式。共有30位嘉宾分享和讨论了零废物和低碳发展、垃圾分类、减少塑料污染、终端多处理等话题。此外,论坛当天还发布了“零废物共识与倡议”和“不留垃圾”两项倡议。
 
不忘初衷,十年论坛全新升级
 
2013年,零浪费论坛由零盟和上海爱芬环保联合发起,是中国率先关注生活垃圾处理的行业平台。截至2021年,已连续在全国8个城市举办9届论坛。2023年零浪费论坛迎来新升级,12月15日是论坛转型后首次亮相。
 
同日,在主论坛演讲中,阿拉善SEE华北项目中心主席苏勇肯定了十年零垃圾论坛在推进垃圾分类技术、行动计划、政策制定和法律环境建设过程中的贡献,期待论坛未来继续为行业发展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政府和社会对话合作,扩大公众参与空间,形成良性治理模式。
 
天津市西青区零萌公益发展中心主任田倩女士介绍了零废弃论坛的“四个转型”:一是形成新的组委会,扩大主题视角、资源和能源;二是从年度论坛逐步升级为专业话题与公众参与并重、形式多样、全年综合论坛;三是成立论坛专家委员会,提高论坛的专业水平和外部影响力;四是拓宽与垃圾相关的气候变化、后端产业、有害化学品控制、零废弃生活等视角。
 
接下来,论坛组委会阿拉善SEE华北项目中心、天津西青区零萌公益发展中心、SEE基金会、深圳一基金公益基金会、青河循环经济与碳中和研究院、万科公益基金会代表亮相,对论坛发表期待,并向论坛专家委员会专家颁发聘书。
 
迎接双碳挑战,促进高质量发展——主论坛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刘建国教授指出,废物本身包含丰富的资源和能源,循环经济的发展可以避免原始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的排放;固体废物是跨介质污染,解决方案不好,会给环境质量的改善和双碳目标的实现带来巨大的挑战;现代材料及其加工过程的复杂性导致产品碳足迹越来越高,只有从源头控制才能完成减碳任务;对于厨房垃圾,首先考虑合格的临时食品继续发挥食品功能,减少浪费;垃圾分类需要形成责任制,包括政府领导和监督责任、居民分类和支付责任、企业主要责任、社会组织参与责任;重视制度,以人为本,充分认识到垃圾问题的系统性、复杂性、全球性和长期性,并有一定的容错机制。
 
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杜欢正教授表示,目前我国垃圾分类已从1.0版进入2.0版,开启了可再生资源高价值利用进程。要分类、分品种、分场景构建系统解决方案,还需要政策、技术、商业模式三个方面的支持。比如现在的厨余垃圾处理,除了肥料化、能源化,还可以从蝇蛆养殖的角度探索高价值利用;此外,消费者观念的转变也非常重要,可以带动消费品公司形成新的绿色供应链;品牌公司通过品牌溢价、设计溢价和场景溢价盈利,品牌号召力也带动了更多消费者观念的转变,形成了良性循环。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长军认为,垃圾分类在政策复制中效果不佳,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政策实施主体偏差,城管部门负责垃圾分类,缺乏部门间合作,区域或街道购买第三方公司服务,社区可能不合作;二是资金投入偏差,资金主要投入硬件设施,主要由员工监督,忽视邻里关系和志愿者精神可能发挥的关键作用;三是主要措施偏差。分类设施、交付制度和值班制度要方便和促进居民分类交付,鼓励居民信心,不能复制或追求智能设备等高层次设备;四是考核与配套措施偏差,考核压力传递不到位,没有“不分类、不收运”制度。他建议用“16域影响因素法”来评价政策效果,使垃圾分类措施更加科学系统。
 
潘永刚先生提出,各种可回收材料的高效优质利用是检验垃圾分类结果的最重要标准;通过“两网融合”,充分利用环卫等相关设施设备和场所,合理布局废料回收站、中转站、绿色分拣中心,提供土地利用保障,是完善回收体系的关键环节;另一个关键环节是如何打开回收链的前端。低价值回收需要管理部门的政策支持。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如居民承担部分费用,也是一种趋势;此外,许多国际知名品牌企业在可追溯可再生原材料来源的前提下,对自己的产品有回收要求,这也为回收企业提供了绿色发展的机遇。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温宗国教授指出,全球50%的温室气体排放与物质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有关,这意味着如果只谈能源结构的转型,物质资源的消耗控制没有得到改善,碳中和的目标就无法实现。他提出了六种减碳机制:源头绿色设计,避免浪费;优化和缩短产品生产工艺或工艺;能效改进和燃料替代;服务体系创新,提高产品服务寿命;用废物和可再生材料代替原材料;消费后的废物分类处理。他还提出,从传统的3R延伸到10R,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可以概括为生产端:减少投入,增加可回收性,使用端: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废物端:提高废物再利用水平。总之,要更加注重源头生态设计,以销售服务代替简单销售产品,在此基础上进行维护或翻新,提高循环经济助力碳减排的目标。
 
注入新动力,提升活力值——垃圾分类论坛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委员会城市环境卫生委员会委员赵海涛、天津市西青区零萌公益发展中心政策研究员谢新源、北京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宝成、长沙市源方环保公益发展中心总干事李媛、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垃圾分类委员会主任兰亚军在12月15日下午的垃圾分类论坛上讨论了“垃圾分类要长期维护,动力从何而来”。首先是评价:评价要解决实际问题,要与绩效挂钩,与单位评价挂钩。二是物业参与机制:目前物业赋予的生活垃圾管理负责人角色与其在社区的服务角色存在差距,很难一个人完成很多工作,目前增加的成本没有匹配的来源。最后是经济约束-激励制度:目前居民区垃圾处理费是定额收取的,垃圾分类不能减少物业支出,所以物业没有减量分类的动力;另一方面,政府在向垃圾收集处理企业支付费用时,是按量支付的,所以社区的垃圾分类越好,垃圾量越少,这些企业的收入就越少。自然,他们没有动力推进垃圾分类,严格执行“不分类、不收运”。在这方面,客人建议在向垃圾生产者收费时,探索计量收费、分类、减少退款制度;向收集、运输、处理企业付费时,采用卫生一体化、承包制度,积极探索如何减少和促进垃圾的高价值利用。。
 
接下来,深圳市龙华区零废物促进协会会长徐凯南、青岛创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徐进、北京诺路环保创始人吴晓分享了如何提高不同群体参与零废物活动的积极性的经验。首先,根据当地情况采取措施。例如,深圳有强烈的志愿者氛围,培训志愿者,让更多的人参与,已成为垃圾分类的重要途径。其次,注重培养社区的内生力量,如鼓励居民发挥创造力,给予他们,特别是儿童舞台,零废物更容易在社区扎根。最后,了解和尊重群体的特点,如导游的气质和价值点不同,零废物知识点和行动点的嵌入方式也应相应调整。
 
紧跟公约,共商未来塑料分论坛
 
塑料问题复杂,不仅是污染问题,也是资源问题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在我国双碳目标与“国际塑料公约”谈判的背景下,12月15日下午举行了多利益相关者参与和讨论解决塑料问题的子论坛。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所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分析师张勋阳分享了《中国塑料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研究》。她分享了中国塑料工业的现状和塑料对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影响、2022年的研究成果、塑料脱碳路径、塑料减排时间表和安全措施,探索了从塑料源头减排的价值和可能性。
 
太平洋环境资源中心(美国)驻重庆代表处首席代表邓平介绍了塑料减排工作,重点关注塑料减排的潜力;呼吁中国企业家关注循环经济,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抓住新的商机。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研究员、巴塞尔公约亚太地区中心助理主任赵娜娜基于刚刚结束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牵头的“国际塑料公约”INC-3会议的最新情况介绍了塑料污染治理的最新进展,以及国际公约工作的复杂性和未来的挑战。
中国材料回收协会再生塑料分会执行副秘书长郑丽霞分享了中国塑料污染控制政策和回收实践,介绍了中国塑料行业从生产到消费、回收、回收、处置政策和发展过程,从行业角度提出了政策趋势,分享了塑料回收企业实践的优秀案例。
随后,来自石化企业巴斯夫的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运营高级经理单雪飞通过视频分享了企业在整个塑料链管理中的一些实践和思考,为子论坛带来了企业的视角。
最后,南京绿石环保中心总干事李春华介绍了面向消费者的行动实践,从消费者的重要和重要利益相关者的角度,为新茶产业的减塑工作带来了可能。
在论坛圆桌会议上,上述嘉宾和海南省生态环境厅陈曦先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分析了各利益相关者在塑料问题治理中的作用,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将事半功倍。同时,邀请嘉宾和合作伙伴讨论相关话题,探讨解决塑料问题的未来途径。
在终端处理分论坛上,主持人李嘉诚(深圳零废环保公益发展中心研究员)介绍,2022年我国生活垃圾多元化处理超过3亿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估计超过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垃圾分类财政成本越来越高,焚烧厂也被政府拖欠,垃圾定量收费制度也在转型。在此背景下,明确未来垃圾处理方向和垃圾减排方向至关重要。
中国人民大学宋国军教授研究了烟台市垃圾管理社会成本计量,发现2022年烟台市其他垃圾社会成本为1066元/吨,远高于441元/吨厨余垃圾和29元/吨可回收垃圾。宋国军认为,其他垃圾焚烧处理的社会成本较高。通过补贴厨余垃圾和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减少垃圾焚烧量是促进垃圾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方向。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赵燕表示,全球废物处理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不到4%,但与其他排放领域相比,它具有显著的减排潜力。他认为,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估(LCA)从方法出发,生活垃圾系统由能源回收向资源回收转型,是生活垃圾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所(苏州)李吉教授从有机循环理论的角度认为,城乡循环是将城市产生的厨余垃圾等有机废物无害化处理后输送到农村农田。从碳排放的角度来看,环太湖地区有机废物的循环不仅可以减排539万吨/年,还可以实现固碳174万吨/年。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徐一文介绍,2017年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处理规模达到峰值时,垃圾部门甲烷减排潜力将逐步凸显。她认为,《甲烷排放控制行动计划》出台后,填埋场甲烷排放监管可通过卫星监测和现场检测逐步加强。
芜湖市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焚烧问题负责人杨超发现,生态环境部门开始加强对垃圾焚烧温室气体排放的监督。例如,深圳市生态环境局今年6月发布的政策明确要求监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碳排放。
华气(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申法政策介绍了“协同处理-系统能效-多能输出”模式,分析了双碳背景下垃圾沼气净化制氢等商业模式的减排潜力。
闭幕式上,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主席毛达博士解读了《零废弃共识与倡议》。他说,在零废弃论坛的转型升级中,从零盟主办扩展到多个组织共同主办的关键时间节点尤为重要。为了不忘初衷,更好地共同前进,形成关于零废弃基本概念和行动方法的底层共识。讲话结束后,六位代表共同宣读了零废弃倡议。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化法学院副院长谭爽教授在论坛上发表了总结讲话。她指出,社会组织参与可以刺激垃圾处理的社会动能是促进环境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因此,公共管理者应更加重视社会组织的意识和可塑性,为其提供更丰富的行动平台和更积极的指导政策,培养其成为环境风险沟通和治理的促进者。
在12月15日的会议结束时,预测了2024年零废物论坛的行动计划。为了将零废物从论坛延伸到生活场景,阿拉善SEE华北项目中心、零可爱公益、捡中国、海兴趣、诺路环保等机构联合发起了“无垃圾”零废弃户外倡议。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